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湖北文理学院工会委员会

电话:0710-3590737

邮编:441053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296号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工会
行走红色热土 浸润文化根脉 ——文学与传媒学院赴老河口开展“党建+工会”主题活动
作者:   录入时间:2025/04/21 09:17:42

(文传学院 通讯员邹宇璐)从染坊民俗的匠心传承,到革命烈士纪念馆的红色印记、丹渠碧水间的奋斗史诗,4月19日,文学与传媒学院教职工踏上老河口这片文化沃土,在行走中汲取奋进力量。

李家染坊民俗文化村位于老河口市仙人渡镇东部丘岗地带。近年来,该村从文化建设入手,把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依托当地染印文化和人民勤劳的双手,染出一幅山清水秀的乡村画卷。

烈士袁书堂是在鄂北地区坚持斗争的一位革命先驱。他散尽家产为革命,反对旧习俗、宣扬新思想,整个袁氏家族受其影响,逐渐形成了平等自由、爱国爱民的红色家风,培养了一大批红色青年革命志士,为党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30年,袁书堂在研究部署均县、光化、谷城、襄阳、枣阳五县暴动时,遭到当地民团包围突袭,壮烈牺牲。

在丹渠博物馆,教师们沉浸式体验了襄阳水利建设的壮阔篇章。展馆主要分为“逐水谣,十年九旱民生苦”“引水歌,众志成城降旱魔”“圆水梦,清清碧水写华章”等五个部分。复原的夯土工具、泛黄的“丹渠简讯”、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日战夜突”……襄阳儿女凿山引水的壮举如史诗般徐徐展开。没有专业工具,建设者用双手双肩的力量,用铁锹挖、肩膀扛、小车推的方式,众志成城战旱魔。

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述,那些尘封的历史瞬间被唤醒,教师们全面了解了引丹渠修建的艰辛历程,深刻感悟到“丹心向党、舍身为公、艰苦奋斗、求变求新”的丹渠精神。从肩挑背扛的艰辛岁月到生态丹渠的如画新景,大家深刻领悟到丹渠精神的内涵。

此次活动,文传学院教师们收获颇丰。一方面自身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责任感与使命感;另一方面拥有了更多生动鲜活的思政育人案例,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深厚的情感,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传递给学生。

审核:刘忠东


网站首页| 图片新闻| 组织机构| 工会职责|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湖北文理学院工会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296号  联系电话: 0710-359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