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湖北文理学院工会委员会

电话:0710-3590737

邮编:441053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296号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湖北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建设规划
作者:管理员   录入时间:2013/03/28 16:20:42
湖北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建设规划
来源:    上传时间:2013-03-28

湖北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建设规划

(2012-2015)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一主两副”重大战略决策加快推进襄阳市跨越式发展的决定》、《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襄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构建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推进襄阳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为襄阳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湖北文理学院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明确提出:经过3-5年的努力,将湖北文理学院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知识转移中心和智库中心,为将学校建设成为全国知名、区域一流、特色鲜明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  综合性大学建设论证

一、建设综合性大学的必要性

(一)建设综合性大学是落实“一主两副”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建设综合性大学是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建设综合性大学是优化省域和省际毗邻地区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需要

(四)建设综合性大学是湖北文理学院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二、建设综合性大学的可行性

(一)湖北文理学院自身的发展为建设综合性大学奠定了基础

(二)学校发展适逢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

(三)国内外大学发展的经验表明,湖北文理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可行的


第二部分 综合性大学建设规划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襄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需求,坚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坚持“学科立校,人才强校,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的建设思路,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实力提升、特色彰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全面提升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知识转移中心和智库中心。

(二)建设目标

到2016年,实现学校更名“大学”;再经过10年左右的建设,将学校建设成为区域一流、特色鲜明、高水平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三)发展定位

办学类型:教学研究型大学。

办学层次: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科类型:以工科为龙头,应用学科为主导,文理学科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办学规模: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教育当量规模达到1.8万人。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世界眼光、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服务面向:立足襄阳,面向区域,辐射全国。

(四)建设任务

12013年独立举办研究生教育,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2015年,全面达到或超过教育部规定的更名“大学”各项指标,申请更名大学。

32016年,实现学校更名“大学”。

4再经过10年左右的建设,将学校建设成为区域一流、特色鲜明、高水平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综合性大学主要建设目标任务表

项    目

约束性标准

目标任务

学生规模与结构

全日制本专科以上

学生数(人)

≥8000

17800(含专科生)

硕士生

在校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

≥150人

各主要学科门类的本科生占本科以上在校生比例(%)

≥15

工    学≥30

理    学≥15

人文学科≥25


学科与专业

主要学科门类

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每个主要学科门类中的普通本科专业应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一级学科

建成工学、理学、人文学科3个主要学科门类;每个主要学科门类中的普通本科专业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一级学科

硕士点

每个主要学科门类至少有2个硕士点;学校至少有10个硕士点

每个主要学科门类2个硕士点;硕士点总数达到10个以上

师资队伍

生师比

18:1

17:1

研究生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

≥50

≥80

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

≥20

≥25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人)

≥400

420

正教授职务教师数(人)

≥100

120

教师配备

各门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各门专业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1人;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人。

全部达标

教学与科研水平

教学成果奖

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至少有2个以上项目获得过省级一等奖以上奖

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上奖2项,国家级奖励获得突破


年均科研经费

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学校至少应达到500万元,其他类高校至少应达到3000万元

年均3000万元以上

科研成果奖励

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0项,其中至少有2个国家级奖励

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5项以上,其中国家级奖励2项以上

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

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至少2个,重点学科至少2个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以上

基础设施

生均占地面积(┫)

?60

?60

生均建筑面积(┫)

?30

?30

生均教学行政科研用房(┫)

>20

>20

生均仪器设备(元)

?5000

≥10000

生均图书(册)

≥100

≥100

(五)战略选择

1、服务地方战略

坚定不移地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之路,以贡献谋发展。紧密围绕襄阳地方龙头支柱产业和地方文化建设重点特色学科,服务“四个襄阳”建设,成为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文化引领的“排头兵”;建设大学科技园,与企业合作共建科研平台,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孵化器”、“动力源”;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开展科技攻关和政策咨询服务活动,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思想库”;紧紧围绕地方龙头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

2、学科立校战略

确立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发挥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按照“需求导向、错位竞争、基础支撑”、“有特色高水平”的思路,加强学科建设。坚持学科建设与地方发展需求相结合,根据“四个襄阳”建设需要,规划学科布局;坚持非均衡发展,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计划”,整合校内外资源,夯实基础学科,突出重点学科,重点建设3—4个学科群;坚持差异化发展,形成与其他高校互补的学科发展态势,努力形成学科特色和比较优势;坚持开放式发展,充分吸纳社会资源,开展校校、校所、校企、校地合作,构建“政、产、学、研”良性互动的学科建设机制。

3、人才强校战略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学校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总量增加、结构优化、突出重点、着力拔尖、全面提高”的原则,加大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通过实施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拔尖创新人才集聚计划”、“青年教师博士化计划”、“骨干教师培训提高系列计划”,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和惜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氛围,为人才成长和干事业创造和谐环境;探索建立现代大学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考核四位一体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着力打造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4、开放办学战略

立足襄阳,面向全国,面向世界,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校影响力为目标,加快学校的开放进程。面向地方和企业,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共建学科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行业,与相关行业联合建设新兴专业,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面向全国,与国内重点高校联合办学,争取优质教育资源,借力助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面向世界,扩大国际合作,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探索更具活力的合作办学新体制。

(六)建设举措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实施七大建设工程。

1、学科建设工程

整合学科资源,规划学科布局。按照“工科为主、文理支撑、突出应用、协调发展”的原则,整合校内外资源,实施院系调整。确定工学、理学、人文学科为主要学科门类,构建以工学为龙头,应用学科为主导,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结合社会需求,突出建设重点。围绕襄阳龙头、支柱产业重点建设机械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政治学学科,努力形成学科优势和特色。

取得实质突破,形成比较优势。经过重点建设,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到2015年,建成4—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机械工程学科(新能源汽车方向)在国内有较大影响;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成10个以上硕士点。

2、科学研究跨越工程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应用研究和科技服务。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科技、文化需求为主攻方向,组建行业产学研联盟,推进“校企合作”,形成“校内技术研发中心——学校周边孵化器——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的科技研发和科技服务格局;人文社会科学以提升区域社会管理水平、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为重点,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其他公共机构提供政策咨询和专业服务。

加强团队平台建设,着力提升科研实力。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凝练科研方向,整合研究队伍,形成优势特色研究领域;以项目为中心,平台为支撑,着力打造科研团队;按照合作、共享、双赢的思路,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大高层次的科研平台建设力度,重点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积极培育国家(部、委)科研平台生长点,构建国家、省、校(企)三级科研平台体系。到2015年,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基地)达到7个以上。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加大纵向项目争取力度,省部级科研项目数量显著增加,国家级项目取得新突破,5年内国家级项目达到50项以上;加强科学研究,深化校地合作,增强项目承接能力,年均科研经费达到3000万元以上;增强成果意识,积极培育科技成果获奖项目,5年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达到25项,其中国家级科研成果奖2项以上;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产生一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的成果;产生一批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发表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改革科技管理,解放科技生产力。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科研政策,加大科研奖励力度,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3、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

优化专业结构布局,调整学生招生规模。紧密结合襄阳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布局,重点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调整招生计划,使工学、理学、人文学科等主要学科门类的学生规模分别达到在校学生规模的30%、15%、30%以上。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建人才培养特色。以“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深化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着力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继续办好孔明学院,探索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获得2项以上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突破。

加强“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力争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一批国家级、省级 “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成果。

强化实践育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落实实践环节,做实第二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科技创新、自主创业能力。

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稳步提高培养质量。加强对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体制和制度,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4、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树立人才强校观念,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加大教授、博士引进力度,确保教授博士规模显著增长;实施“拔尖创新人才集聚计划”,继续实施“隆中学者”特聘教授计划,充分利用国家、区域的人才政策,探索拔尖人才的共享机制,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采取超常规措施,不拘一格延揽高水平的学科科研团队;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和提升全体教师的学术水平。

加强教师培训培养,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实施五个计划,即实施“青年教师博士化计划”,资助50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高教师队伍的博士比例;实施“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培养50名具有国际教育背景、能使用双语教学、掌握本学科前沿知识和成果的教师;实施“骨干教师国内访学与专题研修计划”,培养100名教学科研骨干;实施“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提高计划”, 培养100名高水平的应用型教师;实施“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加强教师校本研修培训,教师校本培训率达到100%。加大杰出青年人才培养力度,有若干名杰出青年人才入选国家、省“人才工程”计划。

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环境氛围。深化改革,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完善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建立有利于提高教师学术产出能力的管理机制;突出建设重点,创新工作思路,实施教师队伍建设新举措;更新人才队伍建设理念,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和惜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氛围,为人才成长和干事业创造和谐环境。

5、开放办学工程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在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定期学术交流等方面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并设立具体的合作项目;设立专项基金,有计划地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和学术团队来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提升学校办学治校能力;探索与国外著名大学实质性合作办学的实现路径,尝试建立更具活力的新型办学体制。

加强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灵活、柔性的人才引进机制,从高水平大学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着力解决学校科研能力弱、缺少领军人才的瓶颈;选派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和二级学院院长到高水平大学访学和参加项目研究,提升学校科研骨干的研究能力;与高水平大学共建科研平台,并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共同申请科研项目,带动学校科研能力的整体提升;实施“研究生教育生源基地建设计划”,以优秀本科生培养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为基础,充分利用高水平大学的优秀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吸纳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办学,尝试与有条件的行业、企业联合建立学校理事会,深化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邀请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建立以及主要教学环节的开展等都应征求行业、企业意见,着力提高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并为企业培养具有较强岗位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与企业合作共建科研平台,共建研发团队,共同解决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社会资源办学,积极丰富学校办学资源。

6、管理创新工程

完善学校领导体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办学治校能力;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二级学院院长。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制定大学章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大学理事会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合理分工、彼此合作、相互制衡的机制。

深化内部改革,激发办学活力。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院系和部门机构设置,明晰职、责、权、利,理顺管理关系;强化二级学院办学的主体地位,完善目标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学校宏观调控、院系自主发展的机制,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全员聘任的动态管理机制,充分调动院系和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7、校园建设工程

拓展办学空间,加强校园建设。按照综合性大学的建设要求,加大校园建设力度,努力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大学校园。

二、建设重点

(一)学科建设

1、建设思路

(1)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按照“工科为主、文理支撑、突出应用、协调发展”的原则,整合校内外资源,实施院系调整;确定工学、理学、人文学科为主要学科门类,构建以工学为龙头,应用学科为主导,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2)突出应用,非均衡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优先做大做强工科,重点建设理学和人文学科。

(3)注重特色,差异化发展。坚持“人无我有”的原则,根据地方产业和文化特点,选择学校有条件发展而省内其他高校没有或发展潜力较差的学科重点建设,形成与其它高校互补的学科发展态势,努力打造学科特色和比较优势。

2、目标任务

构建以基础学科为支撑,以工学为龙头,以应用学科为主导,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全面提升学校学科整体实力。

(1)建设3大主要学科门类:工学、理学、人文学科。

(2)建成4-6个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政治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临床医学。

(3)建设3大学科门类的10个一级学科

工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

理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

人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设计学、外国语言文学。

(4)获批12个硕士点

工学: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

理学:物理学、化学

人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设计学

其他学科:教育学、政治学、临床医学、工商管理

建设目标任务表

建设

项目

分年度目标任务

2012

2013

2014

2015

硕士生


50人

100人

150人

                                                                                                                                   
网站首页| 图片新闻| 组织机构| 工会职责|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 湖北文理学院工会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296号  联系电话: 0710-3590737